病例资料
男,29岁。因婚后3年未育就诊。婚后性生活正常,其爱人在妇产科检查无异常。病人两次行精液常规检查均报告为无精子,血睾酮、促黄体激素(LH)、促卵泡激素(FSH)均在正常范围。19年前有双侧斜疝手术史。查体:双侧腹股沟可见陈旧性斜疝手术切口瘢痕,外生殖器外观正常,双侧睾丸均5.0cm×3.5cm×1.0cm大小,双侧附睾及精索未触及异常。在脊髓麻醉下行双侧输精管造影术,向输精管注入造影剂时,阻力大,摄片见造影剂于双侧腹股沟内环处受阻(恰在原手术瘢痕处),并反流入附睾。术中同时取双侧睾丸组织活检,提示双侧睾丸均有生精功能。诊断:双侧输精管梗阻。行双侧腹腹沟管探查术,术中见双侧输精管于腹股沟管内环处缺损,长约2cm,其间以纤维组织相连。两端充分游离,两断端管腔仍存在,近端管腔可见淡黄色液体溢出,远端注入生理盐水通畅(尿道内有凉感),行双侧输精管端端吻合术。术后3个月复查,精液常规有精子,其妻仍未受孕。
讨论
本例出现无精症,肯定系幼时行双侧斜疝手术误伤输精管所致。由于儿童输精管极细,并紧贴在菲薄的疝囊壁或鞘状突上,分离结扎疝囊或行疝修补时,均可能损伤输精管,且术中常不易察觉。通过此例,提醒外科医师在行疝手术时,最好先找到输精管将其牵向一旁,以防误伤,尤其是幼儿。
此病人双侧输精管梗阻19年,双侧睾丸容量、间质细胞功能及血清FSH、LH均在正常范围,但取睾丸组织活检,曲细精管中初级精母细胞、次级精细胞及精子细胞较多,成熟精子较少,此变化不知是否与梗阻有关,有待探讨。输精管结扎术后吻合复通率很高,但受孕率低,可能与精子产生抗体有关。
来源:李云鹤.临床误诊误治,1999,12(5):379.
相关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