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具有特殊的生理、病理特征,发生低血糖症时的表现,常不同于其他年龄组,易致误诊。我院自1991~1997年收治的34例老年人低血糖昏迷病例,多数因降糖药使用不当所致,其中11例在入院时误诊为其他疾病。为提高对老年人药源性低血糖症的认识,现将误诊病例分析如下。
临床资料
1.一般资料:本组11例,男5例,女6例;年龄56~82岁,60岁以上10例。3例为非糖尿病病人,其中误服甲苯磺丁脲发病1例,服甲苯磺丁脲企图自杀2例;余8例均为糖尿病病人,口服消渴丸(主要成分为格列本脲)3例,格列其特2例,注射胰岛素、口服格列其特和甲苯磺丁脲、口服格列本脲和苯乙双胍各1例。
2.误诊情况:本组11例均因无明显诱因的突发性昏迷就诊,误诊为脑血管意外5例,高血压危象2例,镇静剂中毒2例,肝昏迷1例,中毒性肺炎1例。误诊时间平均3小时。
3.治疗与转归:本组病例入院后均经测血糖为1.12~2.22mmol/L,确诊为低血糖昏迷。立即静脉注射50%葡萄糖60ml,并予10%葡萄糖静脉滴注,均于2小时内逐渐清醒,无后遗症。
4.典型病例
【例1】 男,72岁。因发热、咳嗽、乏力2天,昏迷3小时入院。查体:体温正常,血压16/12kPa,深昏迷,呼吸平稳,心律齐,两肺呼吸音低。诊断:中毒性肺炎?予抗感染治疗。血糖结果回报为1.4mmol/L,确诊为低血糖昏迷。立即静脉注射50%葡萄糖60ml,继以10%葡萄糖静脉滴注,病人逐渐清醒。观察3天病情稳定。追问病史,2天前因发现尿中多泡沫而疑患糖尿病,当地医院给服甲苯磺丁脲,饭前2片(1.0g),1日3次,服药两天午后发生昏迷。
【例2】 男,67岁。因晨起发现意识不清,左侧偏瘫急送来院。既往有糖尿病史8年,平时服维持量格列其特。查体:昏迷状态,左侧肢体肌张力低,巴彬斯基征阳性,血压20/12.5kPa。诊断为糖尿病、脑血栓形成。后经头颅CT检查未发现病灶,查血糖1.65mmol/L,始确诊为低血糖昏迷。即给50%葡萄糖60ml静脉滴注,病人片刻即清醒,四肢活动如常。追问服药史,因咳嗽、心悸,医生给服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及普萘洛尔已6天。
相关资讯